本報觀察員
傳統的中國人社會,家庭中最高地位權力者是最老的家長亞爺。「仔大過爺」,本來是一句貶語,視為逆五倫,屬不正常現象。但從科學的角度、從生理的角度來看,卻是自然的發展。因為「仔」是會發育長高長壯的;而亞爺嗎, 如不整容換器官,便只有衰老下去。
如果說中華公所似亞爺,他扶育過子孫,有他崇高的地位;又如果說新興的社團是「仔」,這群孩子們確已飛快地成長起來,試舉幾個例子。
華 人醫務中心:十年前在夏利臣街一百九十號即是現在之青年協助會樓上只是一個警察服務小組,主要是作些病人與醫生間之翻譯服務及醫療前的簡單服務。八九年 前,搬到現址,迅速發展,現在變成一個綜合機構,包括有內、外、護、兒、眼、牙、檢驗學等各科及一個社會服務部。專業醫生護士員工八十多人。董事會會有各 種專業人士及社會名流。每年診病人次四五萬計。
華人耆英會:建立十二三年,現在有會員千多人。數年前成功地由政府處獲得樓宇及款項將依昔時 街一處舊樓改成現在之康樂樓。近期又在布萊頓、柯士樓區裝修另一座舊樓,加強對該區的華裔老人服務。育英會有免費午餐、娛樂、體育、醫藥保險、熱錢急救等 等各種服務。耆英會有各個稱職的受過良好訓練的全職管理及服務人員。
華人經濟發展協會:十年前初創時在安良工商會土庫一個房間。全盛時期有 二十八位職員。分地產、人力賣源、工商發展等幾個部門。近年因聯邦經費削減,只有幾位職工,但董事會陣容強大。現在擁有必珠街三十一號(所物銀行)大廈, 布爾士頓大樓及惡市佛柏文大樓(三十九個單位)三座大廈,穩固地發展了目己的經濟。
華美福利會:其發展遇到較大困難,十二、三年間從泰勒街 一處小士庫到華盛頓街免費會址到惡士佛街以至最近才搬進中華大樓。今天有一個綜合服務部;堅持辮了一份免震中英文月刊(近期改為雙週刊)十多年;東南亞難 民及新移民英語班人數增加至數百人。董事會敷十人是一班富有獻身精神的專業人士。
其它之社團還有許多都在迅速地成長了。
經濟發展規律講供求關係,社團的成長有其社會「求」的因素,亦必有其本身「供」的內在因素。
貳拾年前中華公所服務僑社的各個方面,現在幾乎為新興社團更好更具體分工地取代了。
有 病痛問題找醫務中心;辦移民申睛及學英文找華美;生意問題到經濟發展協會去;老年人問題有耆英合包辦;年青人有青年會、青年協助會,昆士社區學校、少年團 各項活動維繫;暑假「稍涼」有各社團的自己組織;生意買賣及糾紛找律師……僑胞與中華公所保持有「供求」關係的事物,究竟還剩下幾許呢?
(附:本文大標題是:試論中華公所有沒有危機。已刊出四篇,順序是!亞爺。紐英崙全僑最高機關。名不副實。仔大過爺。由於誤植之故,第三、四篇曾重覆了第二篇的小標題,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