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城華埠首家不牟利機搆 藝聯慈善社
近十年來,波城華埠不少社團註冊為不牟利機構,因加強服務,有全職人員工作;因新移民迅速增加,需要服務者眾多;又因人權運動興起,社會福利撥款在美國歷史的黃金檔期,於是該等社團發展迅速,成績裴然。「不牟利」變成社團欲求穩固發展之一時風尚。
本 報波士頓版六年前開版不久,曾有專欄「波城華埠第一家」,介紹了例如第一間戲院、第一間金鋪、第一間餐館等等。華埠地方不大,行業不廣。沒有多少個「第 一」可以介紹。不久,該專欄也就無以為繼而停寫了。查實,尚有一些第一者。如不牟利機構。以藝聯慈善社為第一家。論資格老成,後來崛起而名聲響亮之華美福 利會、經濟發展協會、華人醫務中心等等,實瞠乎其後甚遠。
藝聯慈善社租賃泰勒街廿二號土庫的會址,地方不大,門楣低,其貌不揚,但有一個黑漆金字招牌,卻是響噹噹亮晶晶。
一 九五三年大約韓戰後,其時波士頓華人不多,一些「跳船」上岸,隱居於波士頓之華人海員,感於舉目無親,又常遭突然被捕,遣回原籍之苦。自自然然,結成組 織。當時,以張初先生為首等七人,通過一位西人友好律師的指導,在華盛頓特區——美京,將藝聯慈善社註冊為一不牟利機構。幾經曲折,從此常感漂泊如浮萍一 樣的海員,有了一個較為安定的「家」。該七位創辦人,至今仍健在的僅有三人。張初先生年八十五高齡,藍連、何貴兩先生,亦七十過外,垂垂老矣!
藝 聯初成,各員同舟共濟,經過艱苦努力,解決了經費問題。據張初先生稱:「藝聯慈善社的整個工作及章程。以人道精神為指導原則。所以對成員的福利,尤重照 顧。例如,若有成員不幸被遞解出境。必須致贈慰問金;若有成員染病住院者,必須有專人送花果、煙等探望。當初尚有二十四小時輪班值班制。解決成員各項困 難。每年規定春祭、秋遊(八月份第一週之星期一)開展各項康樂活動,去年七月還辦了英文班。」
藝聯每年選舉職員一次,採自由選舉。入會者不 分政治信仰、地域姓氏、一視同仁。財政制度健全。管財務與保險箱者分開;管支票簿者與簽支票者分開。開保險箱必須開會通過在案。多年下來,藝聯已建立穩固 的經濟基礎,在泰勒街有兩三處物業。目前會員不限於海員,現有成員約二百人。由藝聯分枝發展的海僑聯誼會亦已自立多時,兩個社團,均成為華埠重要機構。
華埠第一個不牟利機構雖未能如新興的不牟利機構那樣。取得聯邦之經濟資助。迅速擴展,但開華埠不牟利機構之先河。三十多年來的經營,先人種果後人甜,一樣贏得大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