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觀察員
中華公所的當事人等,尚對本報吐露其他方面之心聲:
「有時我覺得一些僑胞對中華有誤解,又很難向他們解釋或溝通。例如對興建牌樓一事,坊間便有貪污的謠傳。其實牌樓是中華民國政府贈送;興建費用來自基金會及市府。錢完全不經過中華者,中華公所只有協助出力。你們星島亦有將來龍去脈詳細報導過。但一引起人似乎不經大腦思考。
」我經常聽見一些人指責中華這些沒做好,那些沒有做。這又不是,那又不是。但是他們有沒有自問:自己究竟又為中華公所做了些什麼?雖然不能盡善盡美,但已盡力而為。有時不為外界體諒,反而諸多指責。人有時亦會有心恢意冷,罷手的一天。
「我覺得中華公所算係咁樣了,以這樣的條件下,做了許多事。我們有成人英語職業訓練班,有廣教學校。其他工作如果我們佔手,便和其他社團爭「分」(譯音,指政府或有關機構資助之經費。)目前中華唯一可以做的祇有社區房屋。其餘老人事務、英文教育、醫藥等等,已有社團做了。
「你不要對中華公所有太高的祈望和要求啊,中華本來就是這樣工作的哩。所謂改革,牽一髮動全身,談何容易。這幾年算好的哩。
「十多年前中華有機會取得政府七十萬元建一大樓,但政府的袋是有條件用的。即是建成以後,什麼人都可以用,即是共產黨或是其少數民族人士亦可用。經過三天三夜的詳細商討,結果還是算數放棄機會。
「中華公所工作看起來沒有什麼可做,但你要做,一日廿四個小時還做不了。
「中華若能似紐約一樣有薪金,職員全日工作或好一些。但中華傳統上以服務為宗旨,職員只有業餘工作,象徵性地拿些少車馬費。
「中華公所面對僑胞,許多工作與中文有關。但我地幾十中文根底,卻比不上讀幾年雞腸(指英文)那樣吃香、有用和受重視。我曾經問過市府的撥款問題,為何可以請全職英文人員卻不可請全職之中文職員?據說那引起錢不是中華的。但卻以中華之名義申請啊。我不是知其來龍去脈,心中很索然。
「我知道許多人對中華的數目問題有閑言。其實,中華有得幾條數?數都在中華,大家可以來查的啊!個別社團對一年交之一貳百元年費,諸多催促還未繳交,甚至稱要中華繳一份詳細「微信錄」才肯交年費。我們都是業餘服務者,何不叫中華請一個專職會計?老實說,中華經常無錢,零星使用,我們經常是先由自己墊支。
「中華公所的經濟向來靠僑胞捐款,會員年費及少量租金收入(指已焚塌的惡士佛街中華大樓)我以前單為建大同村事,自己在任內便用了萬多元。為中華做事是要出錢出力的。
從以上的談話可以見到當事人在人財兩缺,被制肘、被誤解,又難于溝通、解決,工作艱難及委屈的心聲。
亦可能因此才感謂:「做是很困難的。你估講和寫文章這樣容易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