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02
甄雲龍
波士頓華埠有先天性“宿疾”,很難快高長大。病因可能複雜,但最重要是地理環境限制。美國其他大城華埠,如紐約等,隨著美國移民新配額實施,迅速凝聚大量新鄉里,他們聚居或做生意,多半喜在華埠發展。于是不出一年半載,華埠便向四周拓展一兩條街道。或不出三數年,一處新興華埠便形成。唯獨波士頓華埠,二三十年過去,只能在原地“自力更生”。波士頓“自力更生”,最有成績,應是在原有的土地上,增建或改建數百個住宅單位﹕建了兩個屋村----三十年前興建的大同村;四五年前建成的華信樓;十多年前華人經濟發展協會改建的華經大樓及惡市佛大樓,增加數十個居住“柏文”;必珠街與華盛頓街交界處,原金都戲院大樓,也改建出十九個住宅單位。至于商業鋪位,二三十年來,增加有限,辦公室倒是開發了一些。記得1980年八月一日,本報波士頓版開版,本人第一篇文章便論述波士頓華埠的地理環境﹕聚居及營商只有小小的幾條街道,四面受困,很難向外拓展。北面是商業區、銀行區;南臨麻省收費公路;西沿與紅燈區接境(當時紅燈區未清除)。只有東面破落、殘舊的“皮鞋區”,有三條短街道,林肯街、南街及太平洋街,尚有發展空間。但華埠牌樓(當時未建)以東,隔著一條高速公路引道,車輛交通繁忙,有如“天嶄”,華人不輕易跨越。於是商業只好在有限的區域、鋪位經營。一個鋪位,往往十年人事幾翻新。最多,換換招牌,從新裝修一番。總的來說,商業鋪位,沒有增加多少。如前金都戲院大廈,清除了紅燈區以後,增加廿個鋪位。廿年來,倒是華埠數座大廈,增加了百數十間辦公室,聚集各種專業人士,為服務性行業,多元發展提供空間。為華埠的繁榮作出貢獻。約八年前,華埠的拓展,終于走過麻省收費公路的跨橋。88超級市場與平價超級市場,帶動了百奇利街及其附近的發展,華人商業區域爭多一點地盤。自從波士頓的中央干線工程啟動,華埠東面的破落“皮鞋區”,露出日出的曙光,升起重生的希望。經歷了十年八年,華人商業不斷向“皮鞋區”落戶, 現在短短的林肯街,嚴然是華埠 一條主要街道了。最初,該區只有華裔黃述沾開的列治酒吧。開發該區,先鋒電子廠,可謂打先鋒。購下一座大廈,開發成為有數百工人的電子廠。多年前,華人醫務中心購下另一大廈,發展成為華人最大的醫療機構,醫生、護士員工數十人;美東超級市場在林肯街經營已超過十年。陸續有新科技電腦公司、新興麵廠、聯合麵廠、紐約人壽公司華埠分公司、美東餅家、華鷹廚具、雅琪髮廊、美加旅行社分店、潔麗精品店、紅茶屋、中國武術研究所、星島日報、司徒賢律師樓(已搬離)、美東燒臘、八岳金融控股公司、明視眼鏡、林耀鴻博士新的『婚姻及家庭輔導』辦事處等等商業或服務性行業。最近,由原來美東酒樓擴建的,據稱可容三百多人的大酒樓,香港酒樓,很快新張,招牌已經亮起來。兩年前開始興建,位于華埠東北角的林肯街一號三十五層大廈,工程進度已經封頂,可以想象,到它入伙付用時,與在華埠西北角遙遙相對的麗池扣頓大樓,俯視低矮破舊的華埠,如何高高在上,鶴立雞群。林肯街白天,一早一午,餐館車雙行擺長龍,通衢大道,也顯的擠迫;因靠近重振聲威的南火車站,及新長途公共汽車站關係, 入夜,尤其是周末,該區車水馬龍。只有一邊街道的太平洋街,面對火車站及公共汽車總站,那兒已經成為富有特色的多元小商業區。南街也一樣,與太平洋街同樣興旺起來。樓上的翻新住宅,迎來一群“優皮士”及專業人士居住。美國人藍江先生,是位退職財務專家。他取了一位華裔太太。努力學習中文,又取一個標準中國名字。五年前在南街購下一個千多尺改建“柏文”,三十多萬元。去年十月,出售獲七十萬零八千,利潤番了一番。隨後他到劍橋市買一間獨立房子。林肯街一處千多尺位于四樓寫字樓(該處舊樓差不多一樣面積和建築結構),四年前出售叫價四十萬,經年無人問津;今年三月,賣出八十三萬。可見往日的“沒落”皮鞋區,已重生,變成快速成長的新貴。等待中央干線完工,那隔斷華埠與“皮鞋區”的天嶄,按計劃會收縮成只有兩車道的普通車道,頷接高速公路的引道,也改走別處了,華埠牌樓前會建成一處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小公園。華埠的商業區域,必將更迅速地向東伸展。中國經濟自走開放策略以來,發展一日千里。環境可能受若干破壞,物價因此提高,負面或許增多,但如鄧小平先生說﹕發展是硬道理!落後便被動捱打。無論你喜不喜歡,歷史的步伐總是向前,防守加倍吃力。隨時代步伐一齊向前,共同發展,可能是更好的防守,也才可以更有效地爭取華埠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