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維物理空間新論(上)
04/12/1981
本報記者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獲悉本埠達扶大學一位華裔物理學教授魯重賢(C·Y· LO)群及他的同僚格利。高士甸(GARY R· GOLDSTETN)和納比亞(A·NAPIER)正致力於「五維物理空間」的研究,並且已取得初步成果,不日將公開發表論文。由於該項研究成果可能導致 對物理世界極廣泛深遠的影響,記者乃採取「緊跟」政策,最後訪問了魯先生。
誠如大家所知道的近代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他的廣義相對論。相對論的「四維物理空間」是一切近代物理理論的基礎。由經典的電磁論和萬有引力論,到基本粒子理論皆要符合相對論的基本原則。而「五維物理空間」又是甚麼?為甚麼多了一「維」呢?
魯氏對本報簡略解釋如下:
「五 維空間」是以統一電磁場和引力場為基礎,首先由德國學者卡魯蘇於一九二一年提出。繼由理論物理學家克位因、愛因斯坦、普利、約但等作出不同程度的貢獻。但 現在的「五維」理論,仍只具五維形式,而實際基本上仍是「四維」理論,因為在這些理論中,一切物理數量仍然是四個變量(長、寬、高、和時間)的函婁。究其 基本原因是在於當時的理論家未能認識到第五變量與物理變化有聯繫的可能必。近代基本粒子理論的發展,特別是粒子內在對稱理論的發展,使我們感到「四維空 間」概念的局限性,似乎要推反「四維空間」才可以更精確地挆一些物理現象。例如幅射反作用力的正確表達方式是經典電磁學久未解決的懸宗,我們從改進經典電 磁學此一缺憾出發得到如下結論: